家庭為孩子最初成長的環境,家庭成員及家長是孩子適應社會、學習自立的第一位老師。
因此孩子的行為表現有時會與家長表現出一致的行為模式,所謂身教、言教顯得相當重要。且臨床研究也指出,「家庭教養風格與孩子的特質和行為之間是有關聯的」。
「我們家屬於哪一種教養風格呢?」
常見的教養風格有以下四種
權威開明
家庭環境富有愛與支持,家長會建立前後一致的規則,並會預先解釋且明確告知哪些行為是可以或不可以。家長對於孩子的行為持高標準、高期望,並會讓孩子參與家務決定,而當孩子能獨立時,便放寬對孩子的限制。
在此教養風格下,孩子能在安全的環境下自由的長大,故比較會表現出快樂、有自信、富有好奇心、獨立性高、自制力高、社交技巧佳、及態度積極等特質。
威權專制
家庭情感表達較為刻板,家長建立規範以大人角度出發,鮮少考慮孩子的需求,要求無條件的遵守,必須依照大人的指示,不允許討價還價。同時,家長對於孩子的行為持高標準、高期望。
在此教養風格下,孩子較傾向壓抑自己的情感,並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,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任大人支配,自覺自己的想法不重要,抑或「不應該」有自己的想法,因此較容易表現出不快樂、焦慮、自信低、被動、倚賴他人、及缺乏社交技巧等特質。
放任寬容
家庭會提供許多資源與愛給孩子,不過同時家庭規則較為鬆散,沒有明訂的界線。且當孩子犯錯時,不會每次都處罰孩子,讓孩子認為規則可遵守也可不遵守。
在此環境下孩子如同一隻在草原中奔跑的獅子,不知道何為邊界,也不懂的遵守規則。因此對於孩子而言,是過度的自由,讓孩子不了解事情的分寸,故容易表現出自私、不積極、尋求關注、及不守規矩等特質。
疏離冷淡
家庭成員之間未有頻繁的情感交流,家長對孩子沒有過多的關注,當孩子需要家長的鼓勵時,家長未能察覺到,並會忽視孩子的行為和感受。而通常家庭本身具有風險因子,家長自顧不暇、離婚、心力不足等等,導致家長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。
在此環境下,孩子無法從中得到愛與歸屬感,會認為自己被拋棄,造成情感調節上出現困難,因此容易表現出不守規矩、難伺候、自制力弱、挫折忍受度差、及沒有長期目標等特質。
以上四種教養風格,以理論來說「權威開明」是最好的,不過教養本身並不會百分百的影響孩子的發展,仍有一半會因為孩子的天生氣質而決定。對於不同氣質的孩子,選擇對於孩子最適當的教養方式有助於孩子養成正向的人格發展。
「治療師,我已經用了很多的方法,但我的孩子還是不聽話,我到底該怎麼辦?每次管小孩我都忍不住爆炸了......」
多數家長對於孩子的教養十分用心,閱讀了很多讀物、聽他人的建議等,但有時候總找不到一個可以與孩子好好相處的方法。以下四點建議家長:
適性教學
如同「因材施教」的概念,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個別性,不要過度要求孩子違背自己的本性,發掘不同的特性,讓他們發揮自己的長處。同時,孩子的成長具有階段性,每個階段的孩子要學習的課題都不一樣,切勿揠苗助長,反倒會影響孩子接觸新事物的信心。讓我們把焦點放在孩子的優點,發現孩子進步的地方,且告訴他你看到的進步、鼓勵孩子。如:媽媽發現你剛剛有等待耶,很棒呦。
控制好協助與放手的平衡點
孩子的能力、獨立性不是天生就具有的,需透過練習慢慢的成長。成長過程中我們要讓孩子學會走路之前,一定會經歷跌倒的過程。因此孩子成長道路上,我們除了提供適度的協助和引導外,也要給孩子獨立進行的機會,並也能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任。要讓孩子知道犯錯不可怕,爸爸媽媽應避免對孩子的錯誤立即進行批判,如「你怎麼把飯打翻?怎麼連碗都拿不好!」,陪著孩子從錯誤中尋找方法,從中學習問題解決能力、增強挫折耐受度。
給予不同的經驗刺激
孩子的大腦仍在發展階段,給予五官的刺激、動態活動、靜態活動等等都有助於孩子的成長,能打開孩子的眼界和心界,也能培養孩子的信心。可以嘗試多元的運動,如直排輪、足球、游泳等等,亦可嘗試新鮮的活動體驗,如種小植物、一同處理簡單食材等等。
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
愛與歸屬感是人類需求中很重要的一項,當孩子無法從環境中得到關愛時,孩子的情感會無從依附,並容易感到焦慮和情緒不穩定。因此,提供安適感(well-being)的家庭環境給孩子是重要的,不過要注意我們要給予適度關愛,並非無限縱容,應當做好適度且一致的設限。
教養是讓孩子在未來能獨立,因此我們不是放縱與放任,須學會適度放手,給予孩子尊重,學習信任孩子,放心讓孩子嘗試錯誤、成長茁壯。
對於孩子而言,家長是在後面支持的力量,並非在前面控制一切。我們可以幫忙但不要過度介入,以免我們變成怪獸家長、直昇機父母,因此剛剛好的管教是家長在養育孩子的路上需要一直學習的。
最後,期許家長我們作為孩子最後的避風港,主要幫助孩子把所學的知識變成實用的能力,並「陪伴孩子成為更好的大人」。
撰文:陳柏婷 職能治療師
編輯:牛廣妤 職能治療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