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淺談感覺統合失調

已更新:2023年10月20日


感覺統合是以神經醫學、神經心理學、神經生理學為基礎,於1972年Jean Ayres 博士所提出的理論。

人的觸覺、本體覺、前庭覺、視覺、聽覺等感覺經由身體接收,形成知覺後再讓大腦分析、解釋,而後表現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。隨著神經系統的成熟,以及不同情境的感覺刺激下,個體會表現出適應性行為。

「那我的孩子坐不住,是感覺統合失調還是過動症呢?」

過動症孩子的注意力短暫伴隨行為衝動,他們如果能控制下來並接收到重點訊息,就能做出正確行為反應。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因為會想要不斷藉由外在刺激來滿足感官需求,即使知道規則,可能仍會有自我刺激或是不適切的行為發生。臨床上會針對行為表徵,做進一步評估及區辨。



感覺統合失能可分成兩大類型

  1. 感覺調節障礙,又分成「過度敏感」及「過度遲鈍」。

  2. 動作協調障礙。


感覺調節障礙--過度敏感

  • 觸覺方面

可能會過度抗拒某些衣服材質及衣服標籤、過度挑食、討厭他人碰觸、討厭踩草皮等不同材質的表面、不喜歡刷牙等等。

  • 聽覺方面

無法接受一般情境的聲音(如說話、吹風機)、對於環境中突然產生的聲音很敏銳、不喜歡特定的聲音等等。

  • 前庭方面

表現得很小心翼翼;不喜歡玩盪鞦韆、對於不熟悉的環境或是遊戲顯得很戒備,大人會覺得這類的孩童比較挑剃,常會逃避活動的參與,顯得比較退縮的樣子。


感覺調節障礙--過度遲鈍

  • 不害怕從高處跳下來。

  • 被東西壓到、撞到,顯得不太怕痛、毫無反應。或是反應出來的疼痛表現是慢半拍的。

  • 活動量很大,時常會衝來衝去、翻滾跳躍等等,不斷尋求各種感覺刺激。


動作協調障礙

因孩子的動作笨拙、協調性差,除了容易跌倒外,亦延伸出

  • 自我照顧困難:如進食、穿衣、穿鞋障礙。

  • 課業學習障礙:如繪畫、寫字等。

  • 遊戲執行品質不佳:包含爬樓梯、騎腳踏車、玩球等體能活動,表現不如同齡孩童。


 

擔心孩子可能有感覺統合問題,可參考以下列表的行為表徵:

  1. 對於觸覺、前庭覺、聽覺有過度敏感或是過度遲鈍的狀況。

  2. 活動量過高或過低;無法讓自己安靜下來。

  3. 容易分心。

  4. 人際關係差、情緒起伏大。

  5. 動作笨拙或明顯的漫不經心。

  6. 協調性差、動作計畫困難。

  7. 行為組織能力差。

  8. 智力正常,但在語言或動作發展遲緩。


職能治療師會提供適齡遊戲,引導孩童主動參與包含前庭覺、本體覺、觸覺及視覺等刺激的活動,做出成功且有組織的反應。藉由不斷訓練大腦做出更有效的感覺整合,表現出符合情境的反應,進而減輕孩童在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感,而提升自尊和自我的形象。



家長及老師發現孩子疑似出現感覺統合功能失調時,不用過度緊張,適時尋求專業協助,瞭解孩子在哪方面的適應出現狀況,給予適當的訓練、調整和協助,幫助孩子快樂成長。




撰文:張舜雨 職能治療師

編輯:牛廣妤 職能治療師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